政策法规 首页 >> 会员单位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把握机遇 开启交通强国建设新征程

时间:2020-05-27 点击: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今年是《纲要》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有效投资,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聚焦如何开启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带来诸多新的思考和建议。

融合推进 协同联动
“交通强国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积极参与,应加快构建交通强国建设新型协同融合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政企互动,凝聚起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全国政协委员、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指出,当前,我国大交通、大物流一体化管理体制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导致供给端的资源错配现象难以消除,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创新产业链各方参与的交通物流协同融合机制,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补齐应急保障短板、提升行业治理能力的需要。

他建议,首先要创新顶层设计,加快构建交通强国新型融合推进机制。“建议交通运输部抓紧研究设计中央政府层面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多方联动工作机制,争取国务院领导挂帅,提升《纲要》实施组织层级。”同时,切实加强部省际密切协同,充分吸纳交通物流骨干企业参与,制定重点工作任务督导监察及考核制度;研究推动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物流管理体制,强化交通运输在物流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探索创新物流生产要素相对集中管理的大部门体制机制。

其次,强化协同联动,着力培育龙头骨干多式联运经营人。李建红建议,在推进完善多式联运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基础上,创新与龙头骨干企业的互动机制,加强政策引导、业务指导、技术传导,搭建创新合作平台,继续推进以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有效整合资源的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推动铁路、港航等大型交通物流企业强化协同合作,形成跨运输方式、跨物流环节一体化运营的协同效应,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多式联运经营人,使之在装备技术创新、运营组织模式创新及参与国际多式联运竞争等方面发挥市场引领作用。”
三是引导企业参与,积极推进重点物资运输保障体系建设。他建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联合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等部委,抓紧重新研究重要进口战略物资“国货国运”长效保障机制,当前要着力推动油气央企和油运央企的紧密合作,协调利益关系,推动签订长期合同,同时着眼长远,研究组建五星旗战略物资应急运输保障船队,建立健全平战结合的运营管理机制。此外,他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充分利用龙头骨干企业物流园区和仓储设施,健全国家储备体系中,确保应急状态下及时保供;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联合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在整合央企航空货运资源基础上,研究组建中国航空物流集团,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航空物流企业;交通运输部强化应急运力储备“国家队”建设和管理,依托龙头骨干企业打造应急运输保障主力军。
补齐短板 服务发展
五月的山东临沂沂南县,樱桃红了,客人来了。“以前挑着担子到周边村子赶集卖,自从修好公路后,客商都来了,卖樱桃不用出村,价格还特别高。”村民笑着说。

交通运输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不少代表委员认为,交通发展对农村产业发展有巨大拉动作用,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将为乡村振兴带来不竭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仁青东珠建议,加快“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合作至郎木寺高速公路和郎木寺至迭部到九寨沟的旅游通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朱登云建议,继续推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交通设施项目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郭大进建议,对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后继续给予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持,支撑贫困地区长远可持续发展,顺利转入乡村振兴。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没有过时。在代表委员们看来,打通通道“走出去”,是持续提升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呼吁,加强西部陆海新通道统筹协调力度,助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联名提案建议,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通道能力和枢纽功能。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将渝贵高铁、涪陵至柳州铁路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将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纳入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交通运输部和国铁集团共同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立项、优先审批、优先建设。
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交通扶贫、脱贫攻坚等重点任务,不少代表委员聚焦交通运输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建议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孟凡利建议,在编制“十四五”规划时,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青岛至日照高速铁路列入国家“十四五”铁路规划,支持青岛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航运枢纽”,并将胶东国际机场定位提升为“国际枢纽机场”。

全国人大代表张轩说,建议加大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动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建设,加快推进渝西、渝贵、渝湘、兰渝、渝汉等高铁建设及新机场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康军建议,支持甘肃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将兰西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兰州至北京高铁新通道、兰渝高铁、西北至华中华东地区高铁通道、甘藏铁路等涉及甘肃的重大铁路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相关规划,对已确定的项目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对经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铁路项目,全额安排中央投资支持。
拥抱变革 智慧先行
2009年,“智慧交通”理念首次在我国提出,引起各方关注。《纲要》提出,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写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智慧交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各界关注。
民盟中央指出,当前我国智慧交通从前期单纯以新技术应用为导向,开始向以业务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为导向转变,在高清视频监控、城市停车诱导管理、道路交通流量和交通态势分析、GPS监控等方面已建立较为成熟完善的系统,但还存在缺乏统筹规划的顶层设计、缺乏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认识、地方保护主义依旧存在等突出问题。
此外,交通产业链发育不健全、交通系统项目互联互通程度低、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感知程度低、交通数据应用分析能力弱、关键技术有待突破、投入经费严重不足、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为加快智慧交通建设,破解交通管理难题,提升交通运转效率,民盟中央建议:加强智慧交通顶层设计,逐步建立智慧交通统一的信息化架构,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跨系统应用集成;培育专业的人才队伍,重点培养智慧交通建设高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关键核心技术的应用,找到公众交通出行和运输的痛点、难点,为社会公众提供快速便捷的交通出行和运输解决方案;提升智慧交通信息服务水平,制定和完善智慧交通相关的行业标准。
在这次提交全国两会的提案中,多位代表委员聚焦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建言。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提出了有关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城市交通管理的提案,建议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一方面,在部分管制区域、部分限定路段试点法律法规突破,满足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需要。另一方面,建议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动智能汽车产业“新基建”。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提交了加快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交通强国战略的提案。他建议,国家应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各地政府加大探索和投入。一方面加强探索城市智能交通运营商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另一方面则要加快交通路网车路协同智能化改造。除此之外,还要建设全国性的新一代智能交通治理平台,加快形成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交通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