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首页 >> 会员单位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用世界眼光谋划“海洋强国”战略

时间:2012-03-15 点击:

富国强兵,中华腾飞。建设海洋强国一直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夙愿。“十二五”规划中,国务院将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沿海11个省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逐步提升,海洋经济俨然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一个热点话题。

“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世界上的强国都是海洋强国,我们要用世界眼光进行战略思考,要像发展航天事业那样发展海洋事业,制定规划和加强立法,抓紧实施海洋战略,努力建设海洋强国。”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陈明义在两会上向社会各界呼吁。

历史机遇 海洋战略成为经济布局新重点

当前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百字方针,“‘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以专门的章节对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作出了全面的部署。

调查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从总量上看,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从“十五”末期的1.77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8万亿元;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初步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从年均增长速度上看,海洋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达到13.5%;从拉动就业看,涉海就业人员超过3300万人,其中新增涉海就业570万人,也就是说,沿海地区每10个人中就有1个是涉海就业人员。我国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目前,我国从南到北已经形成了11个沿海经济区发展规划。在这个基础上,国务院又批准设立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平潭综合试验区和横琴半岛规划区。

今年两会上,农工党中央在递交的提案上列举了一组数据:《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1)》提出,到2015年,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对国民经济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海洋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6000亿元,年均增速不低于20%,初步形成海洋新兴产业体系,支撑引领海洋经济发展。

致公党中央也在调研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海洋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海洋经济区域布局基本形成。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中,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作了专章阐述,标志着我国海洋经济迎来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无疑,海洋战略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布局重点,而海洋经济将成为率先发展的东部沿海地区竞争的新领域。

巨大挑战 海洋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

然而,反观现实,中国海洋经济虽然初具规模,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海洋经济区域布局初步形成,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比如,沿海各地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明显,临海工业和海洋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由于科技创新与支撑能力不足,海洋产业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存在很大的压力。种种因素导致海洋经济自身的潜能和优势没有充分发挥,未来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对此,陈明义坦言,我国的海洋事业和海洋经济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们面临着两大区域的两个问题:一是在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疆上维护海洋权益和加快开发的问题;二是在2.5亿平方公里的公海上加快探测开发和拓展我国海洋权益的问题。

致公党中央也在递交的《关于加强海洋经济发展与海岛保护,建设海洋强国》的提案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与海岛保护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雷同,海洋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二是海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边远海岛居民生存困难,人员流失严重,边远海岛交通、淡水、电力通讯、防灾减灾、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缺乏;三是海洋环境形势严峻,特别是填海造地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环境污染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世界性难题。

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我们同样面临着海洋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影响的严峻挑战。这方面,美、日、欧都有惨痛教训。

有数据显示,2010年,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2亿元,死亡失踪137人。其中,沿海共发生赤潮69次,累计面积达1万多平方公里,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

种种因素导致海洋经济自身的潜能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自然灾害和人为影响使我国海洋经济未来的发展困难重重。于是,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制定我们的海洋强国战略,成为新时期、新阶段的重大课题。

委员支招 既要“海里淘金”更要生态文明

“发展海洋经济既要‘海里淘金’,更要生态文明。要尽快制定出台国家层面的海洋发展专项战略规划,统一指导国家海洋事业和海洋经济科学发展。”致公党中央这样建议。

近年来,全国沿海开放形成了一个高潮,围海造地、港口建设的投入之大、工程进度之快前所未有。根据《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中国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基本满足海域使用要求,海洋赤潮和绿潮灾害有所减轻,但江河污染物入海量增加,溢油等突发事故灾害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害严重。近岸局部海域富营养化、海洋环境灾害频发等是影响中国海洋环境状况的突出问题。

对此,致公党中央向社会各界呼吁,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要走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开发并重的发展道路,合理开发岸线资源和岛屿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高抒也持相同观点,他说:“沿海开发应该有序地进行,高效率地使用新开发的土地、港口资源,并在开发中注意保护和形成新的能源。开发与生态建设要同步进行。”

对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共识是,我国虽然是海洋大国,但还不是海洋强国,而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能否进行自主创新、实现重点跨越,掌握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海洋科学技术,是决定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海洋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据统计,我国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20%,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只有30%左右,而一些发达国家已达70%-80%。

基于此,致公党中央在提案中建议,要继续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及海洋科技计划,瞄准世界海洋高科技前沿,大力发展深海勘探,探索深海多金属、油气、可燃冰商业开采以及海底网络、基因工程、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高新技术;重点开发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建立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体系,加快海洋信息化步伐;深入研究海洋与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海洋综合战略和政策等重要课题;重视海水直接利用及淡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缓解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此外,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向海洋的延伸,海洋新兴产业是现代海洋经济发展最具潜质的新兴领域,也是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重要内容。农工党中央提出,“十二五”期,要立足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做到重点突破,坚持创新引领,率先引导改革、发展平台建设。同时,强化政府政策引导与扶持,发挥好市场主体作用,推动海洋新兴产业的有序发展。

对我国而言,海洋经济发展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维护海洋权益,改善海洋生态,拓展海洋发展空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海洋事业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