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 首页 >> 会员单位 >>  会员动态

让白洋淀“活”起来

时间:2020-07-06 点击:

“希望白洋淀能回到我们小时候的样子,那时候淀里的水是甜的,烧饭炖鱼吃的都是这水,阳光照在水面上金灿灿得。”自小生长在白洋淀附近的刘大娘时常和负责家门前工程的技术员小李念叨。自引黄补淀通道水系疏通工程开工以来,她每天都会到堤上看看。

这片哺育万千百姓生活的白洋淀,正在经历着一场百年难遇的涅槃,自雄安新区成立之日起,逐渐摆脱沿线农业灌溉缺水及地下水超采带来“水荒”局面。如今,天航局承建的引黄补淀通道水系疏通工程,便是通水3年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崭新注解,为改善白洋淀水质、恢复“华北之肾”功能增添了坚实保障。工程施工面积约7.15平方公里,相当于1001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总和。而工程要对区域内104个鱼塘进行综合治理并分而治之,同时拆除所有鱼塘围堤围埝,最终打通疏水通道,逐步恢复淀区水动力,让白洋淀这一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重新“活”起来,这便是“百塘治污、拆围活淀”。


今年5月7日,天航局成功中标引黄补淀通道水系疏通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首批20名参建职工同期到位并迅速组织开工。“这个项目涉及超磁一体化、芦苇台田、微生物菌剂水生动植物栽植等水体净化工艺,同时运用环保绞吸船、真空预压脱水等多种底泥处理工艺,施工点多线长难度大,工艺复杂,安全、环保风险高,是典型的淀区污水处理项目。”项目总工郭晓锋作为首批参建的20名职工之一,他对项目特殊性如数家珍:“如此典型的项目,在我12年的职业生涯中也是头一次遇到,对自己、对我们的团队都是不小的考验!”

“现在最紧迫的问题是缺人,这仗咱们输不起,必须赢!”这是项目经理王文博在工程例会上的表态。汛期临近,按照履约要求,项目底泥清淤等主体施工任务必须尽快完成。这事关中交集团在雄安新区的品牌形象和实力展现。


突如其来的工期压力和工作强度,令仅有的20名职工从“一个萝卜一个坑”变为“好几个坑来回插”,施工的鱼塘点多线长,回忆起当时的景象,项目技术员小张总是苦笑:“真怕体力跟不上撂了挑子。”


时间不等人,公司紧急从全国项目抽调业务骨干增援,一声令下,从蓟北雄关到西南边陲,来自总部及7个项目部的近30名职工,从祖国各地千里驰援而来。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业务骨干,有的刚刚休假便主动请缨归队、支援前线,有的刚下火车便直奔工地了解情况,还有的匆匆挥别未出满月、染病住院的孩子便背起行囊、列阵沙场。一场引黄补淀工程大会战由此展开。6月22日,项目职工数量达到了近50人,极大地缓解了施工前线用人压力,提振了士气。

但好景不长,离项目部所在地仅几公里的雄安新区安新县发现多名确诊病例,27日深夜起对各村、小区、楼院实行全封闭管理。“项目部有近50名职工、百余台机械设备及配套工人频繁进出施工现场,我们要实施更加严格的‘防疫PLUS’模式。”项目副书记王鹏介绍,“严格执行‘红黄绿’分区管理,分两次完成核酸检测400余例,储备一次性医用口罩2000余只及若干温度计、消毒液,全员禁乘公共交通工具。”


走进大大小小的鱼塘工地,总能看到一辆辆满载淤泥的卡车尾随着降尘洒水车缓慢前行,这些淤泥的最终“归宿”,便是几公里外的三个纳泥区。由于沿途的大树刘庄、采蒲台村等周边村落道路狭窄、路网密度低,难以满足运泥车辆的载重及宽度要求,以较为宽阔的淀堤大道为代表的几条通道便成为运输淤泥的唯一选择,“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壮观场面更真实的发生在工地周边。


“碧波万倾、城淀共生”,铭刻在项目部驻地外墙的八个大字描绘了白洋淀的美好未来。“给我们时间,还百姓一个没有污染、水清岸绿的白洋淀。”王鹏说,“让白洋淀‘活’起来,既是对当地百姓的庄严承诺,更能促进未来的生态文旅产业,吸引八方游客,让当地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更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