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通知 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通知

关于印发《中国疏浚——里程碑》(1897-2017)编撰工作计划的通知

时间:2017-04-10 点击:




《中国疏浚——里程碑》(1897-2017

 编撰工作计划

一、编撰目的

为认真总结中国疏浚成长、进步和发展规律,向世界展示中国疏浚突出成就与贡献,亮出中国疏浚在生态文明环境建设和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新名片”。同时,借助2017是中国近现代疏浚业摇篮——海河工程局(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前身)成立120年之际。中国疏浚协会决定编撰《中国疏浚——里程碑》一书。

二、篇章安排

《中国疏浚——里程碑》一书共安排四个篇章。即:第一篇 艰难起步的旧中国疏浚(1897-1949);第二篇 艰苦创业的新中国疏浚(1949-1987);第三篇 改革创新的大国疏浚(1987-2007);第四篇 转型升级的强国疏浚(2007-至今)。全书试图通过100个重大(典型)事件(约30万字),串联和勾勒出中国近现代疏浚业成长、进步和发展历程。

100个重大(典型)事件在四个篇章的权重分别是:第一篇章20%;第二篇章20%;第三篇章30%;第四篇章30%。最终,以每篇章所选择重大(典型)事件数为准。

三、选题标准

《中国疏浚——里程碑》一书100个重大(典型)事件,是该书的核心元素。120年间,中国疏浚发生的重大(典型)事件数以万计不胜枚举。这就要求,选题时务要做到时间链、成长链和价值链的“三链合一”。所谓时间链,即事件一定发生在1897年至今的时间轴上;所谓成长链,即事件充分反映了企业成长和进步过程中的经典瞬间;所谓价值链,即事件对中国疏浚业乃至中国产业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力。

只有这样,100个重大(典型)事件才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才能还原中国疏浚120年成长、进步和发展历程,才能揭示“国之润,自疏浚始”的深刻内涵。

四、写作要求

《中国疏浚——里程碑》一书定位为史书、体例为特写。所以,在写作时要充分考虑两者有机结合。

一是史料性,即突出事件的细节、情景、过程和现场等描述,并以事“带”出关键人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二是代表性,即突出事件的不可磨灭性;三是创新性,即突出事件的开创性,如行业的“第一例”、“第一个”、“第一次”等;四是客观性,即还原历史事件,不能人为渲染或扩大;五是鲜活性,即使受众能近距离鉴赏历史典故。

为达到以上要求,这就要求选题单位:精选课题,切忌凑题和凑数;充分调研,认真查阅历史档案并召开座谈会掌握第一手资料;搭好架构,文稿撰写符合该书约定的写作要求;整理充实,细心整理各类资料,并酌情采取挖掘和抢救性地手段,力争还原事实全貌;把关核实,指定专人(专家)对文稿进行核实,确保事件历史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五、其他

1.控制使用学术性或晦涩性语言,彰显大众化、通俗化、科普化特点,让受众爱不释手,且喜闻乐见;文章初稿字数一般在3000-3500字。

2.参考资料一般应出自于国家水利史、交通史和城市建设史等;或出自于地方志、企业史等;或出自于在公开刊物(或企业内部资料)发表的考证、研究等学术性论文(专著)。

3.选题经协会秘书处审定后,相关单位要尽快组织撰稿团队按专题分配到人。撰稿人名单及专题在选题下发后5个工作日内报协会秘书处,协会秘书处建立《中国疏浚——里程碑》撰稿人微信群,加强沟通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