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生态 首页 >> 新闻聚焦 >>  专家论生态

技术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绿色施工”展现大国担当——专访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总工程师康松涛

时间:2017-10-29 点击:

      在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全面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明确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尤其是在报告中,习总书记用一个章节的篇幅专题阐述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要求和美好愿景,明确树立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新时代建成美丽中国,更为中国疏浚转型升级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航三公司”)作为中国疏浚大家庭的成员,是新中国组建的首批专业筑港施工企业之一,创建于1953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雄厚设计施工总承包能力、行业领先的大型综合性建筑企业。在多年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航三公司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追求建筑施工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十九大胜利闭幕不久,记者采访到一航三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康松涛,请康总结合如何以技术创新推动节能环保、以绿色施工展现大国担当的主题,谈谈学习十九大报告的心得体会。 

      

     康松涛,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注重以绿色施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技术创新的基准点,带领技术创新团队先后进行多项核心技术研发,其负责的多个施工项目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詹天佑等大奖,申请国家专利4项,编写国家级工法1项,公路工程行业工法1项,省部级科技奖及质量管理成果奖11项,国内核心期刊学术论文20余篇,撰写专著1部。

      推进绿色发展是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提出的首要举措。康总认为,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既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同时又是一个自然资源消耗“大户”和紧密“结缘”环境影响的行业,在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也会造成重大影响。因而,包括疏浚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毫无疑问就担负着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大责任。

      康总表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面对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突出矛盾,施工中就要自觉贯彻报告中关于“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指导方针,把环境保护、建筑垃圾再利用等环节摆放到大前提或首道工序上来,就必须从理念、技术、管理、制度和标准等方面全面推进,从而加速全行业由传统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高效率的集约型、生态型发展方式转变。而“绿色施工”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2007年,建设部就出台了《绿色施工导则》,将所倡导的绿色施工明确为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

      康总较为通俗地向记者解释了“绿色施工”的含义:“绿色施工”就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尽可能的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地实现工程质量安全、水电能源、建筑材料等资源的节约,它涉及到减少物质化生产、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的多个方面。

      康总说:“作为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建筑施工企业,我们深刻理解生态保护的意义,也深知做好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不懈创新努力,形成了一系列绿色施工技术及管理成果,这也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随后,康总介绍了积极探索技术改进,寻求生态环保新实践的发展历程。

     在行业普遍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时,经对比发现预制安装施工所具有的速度快、质量稳定,以及对资源利用率高、材料浪费较少、对拟建场区周边环境破坏小等一系列优点,一航三公司已开始探索朝着现浇改预制、分散改集中、模板大型化、混凝土构件工厂化、专业化、装配化方向发展。

      大连南部滨海大道工程建设初期,为减少海上现浇大体积混凝土对星海湾海域生态影响,一航三公司提出将南部滨海大道工程2个锚碇基础变更为2个69m×44m×17m自重2.6万吨的目前国内最大沉箱,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对周边海洋环境的污染。

大连星海湾大桥锚碇基础沉箱预制、安装

      迪拜哈翔清洁煤发电厂I期码头及取排水GRP管道工程为迪拜酋长国最后一块自然保护区,项目东部海域为珍稀珊瑚生长区,该珊瑚生长对水质要求非常高,任何污染都将导致珊瑚区生态崩溃。

     为确保整个珊瑚区生态安全,一航三公司依托国内类似项目成功经验,组织技术团队通过研究、论证及建模对比等手段,采用布设防淤帘和丁坝+堰箱+防淤帘的三级沉淀方案:防污帘主要结构由浮体和裙体两部分组成,上部采用固体浮子式PVC围油栏,可阻挡海面上的漂浮的垃圾油污,下部根据水质处理要求的不同,采用不同数目的滤布或滤网材料作为防污布,对泥沙颗粒进行过滤阻隔。防污帘对于泥沙阻隔率高达60%,可有效阻隔细颗粒泥沙,减少泥沙扩散对于海洋的污染。通过防污帘阻隔措施,使最终流入大海的混合物其泥沙浓度为16mg/L,远小于水质监测要求的25mg/L。而传统的溢流坝工艺,其泥沙浓度则高达80mg/L。这一将防污帘+堰箱+沉淀池组合的工艺,在国内外尚属首次使用,为后续工程项目的施工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迪拜珊瑚保护区内采用的防污帘+丁坝+堰箱三级沉淀技术

      一航三公司还通过信息化和BIM技术的引入,为绿色施工发展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手段。为加快推进建筑施工技术的信息化,三公司组建了专业的BIM和信息化技术团队,在施工管理中的技术、质量、进度、安全、成本、人工、材料、设备等方面全面应用BIM技术,初步实现虚拟施工,数字建造,同时,在实际施工中强化智慧工地建设,初步实现施工全过程无死角监控、劳务实名制、现场远程管控等,大幅提升管理效率、质量和施工技术内涵。


应用信息化和BIM技术建模进行碰撞检查、施工推演、效果监控

      在BIM和信息化应用已经覆盖到水运工程、管廊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房建工程等多专业领域的基础上,一航三公司将依托BIM和信息化平台的软件二次开发,不断开拓BIM技术的应用普及程度和适用性,助力公司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一航三公司正在将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充分体现在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中。

     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是一航三公司目前正在全力推行绿色施工的又一标志性重点工程。该工程是国内首个采用PPP模式实施建设的大型跨海沉管隧道工程。海底隧道南北纵贯市区内海大连湾,连接北部老甘井子工业区和南部东港商务区,对市区的环境保护、噪音污染、海域水资源保护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航三公司对此进行了绿色施工专项策划,积极探索采用一系列绿色施工技术措施。

例如,污染土处理技术,使老工业区土质、空气环境得以修复;全套管咬合桩止水技术,实现了泥浆零排放,大大减少了干坞止水施工对周边土质和现场环境的影响;CO2静态爆破技术,有效降低了传统炸药爆破带来的有毒气体排放和噪音污染;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缓解了天然砂资源不可再生的现实矛盾;钢筋数控加工技术,显著减少了人工及能耗;混凝土废水废渣零排放技术,有效保护了市区内海的水资源环境;远程监控、信息化管理管、BIM技术的深化应用等,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及准确性。

     这些技术创新,在很大限度上实现了现阶段的工程质量安全、水电能源、建筑材料等资源的节约,且大大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公司绿色施工推广提供了良好借鉴,为公司乃至行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积累了宝贵的技术资源。

      康总向作者介绍了目前一航三公司正在探索的几项关键技术与关键领域。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砂石是混凝土结构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天然砂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无序开采势必会对环境造成毁灭性影响。康总告诉记者,一航三公司在东北区域已率先将机制砂应用于实体工程,目前已积累大量试验数据及施工经验,为下一步全面推广做好了技术准备。

     大连湾跨海交通工程桥型结构为沉管隧道和跨海大桥通过人工岛联通的形式,常规施工中人工岛围护完成后堤心填料采用抽取海砂、船运开山石或填土的方式,势必对海洋环境、陆地国土资源造成破坏。现致力于研究通过采用技术手段将淤泥进行固化作为人工岛堤心填料,将大大减小对周围海域生态破坏,同时也将解决淤泥外抛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避免了使用开山石料对资源、环境、生态造成的难以恢复的影响。

     目前已通过中科院专家初步评审的120年耐久混凝土研究与应用技术也日趋成熟,通过增加混凝土制成品的使用年限也能有效的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对保护环境和维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新能源领域,一航三公司积极跟进风电及光伏项目,专门成立新能源环保事业部。目前已建成投产的莆田石城渔港海上风电项目、福建莆田南日岛海上风电场、大连市庄河海域海上测风塔及试桩工程、湖北30MW现代光伏农业一体化项目、朝阳新能源30MW光伏发电项目,以及后续的多个新能源项目也将陆续展开。

     随着国家全面推进环境生态建设,海绵城市、污水处理厂、河道整治、流域治理等项目蓬勃发展。对此,康总表示,一航三公司有责任、能担当,更应顺势而上,将以绿色发展文化为引领,构建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完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目标,积极推进以绿色施工、清洁能源等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努力开拓新领域事业,坚持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之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积极贡献。

     正如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这不仅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更是中国疏浚未来发展的方向,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编辑整理:王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