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生态 首页 >> 新闻聚焦 >>  专家论生态

践行流域综合治理的系统思维,为建设美丽中国砥砺前行——专访全国疏浚行业资深专家周海

时间:2017-11-14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些振奋人心的论断为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更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并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写入党章。这些重大的决策,对长期在“涉水、涉土”的环境生态建设领域进行不懈探索与实践的中国疏浚人而言,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信心。

      在中国疏浚阵营当中,百年企业的中交上航局始终不忘注重生态建设的初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践行,以研究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楔入水环境治理领域后,经过20多年的深耕细作、锲而不舍,在祖国大江南北书写了一篇篇中交上航人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的生动篇章。

记者采访到全国疏浚行业资深专家周海,请他结合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心得体会,谈谈如何践行流域综合治理的系统思维,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周海,中国疏浚协会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疏浚行业资深专家。原任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中交上海航道局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水运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从事河口治理与航道整治、陆域形成与软基处理、疏浚技术等领域的设计、研究工作近三十年,主持、参加的工程项目百余项。先后主持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治理工程、连云港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等多项国家、省部级重大工程的设计;主持或参与了环保疏浚防扩散技术(国家“十五”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有毒有害与高氮磷污染底泥环保疏浚与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示范(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疏浚土有益利用技术研究等国家、省部级、集团重大技术创新课题的研究工作。

     与应用科学技术及工程紧密相关的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等领域或对象,而其中的“水、土”无疑和疏浚产业息息相关。

     周总首先回顾了中交上航局在水环境治理领域的作为。

     中交上航局坚持不懈进行区域水文、环境、城市发展和环境治理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系统方案。从湖泊到河流,从水域到陆域,从农村到城市,逐渐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治理体系,现已形成了以“水污染防治、河湖生态保育、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环保疏浚和污染土资源化利用、城镇水系开发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为核心的五大业务板块,集成了数十项生态修复与水质改善的实用环境工程技术,完成涉水环境相关规划、设计、施工、科研等项目百余个,涵盖华东、华中、西南、东北等多个省份,涉及太湖、巢湖、滇池、洱海、抚仙湖、兴凯湖、五大连池、武汉东湖等多个重点流域。

     秉承“交融天下、建者无疆”企业精神的中交上航局,把“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确立为“十三五”的发展总纲,奋力开启“再次创业”新征程。

     周总向记者介绍了中交上航局在水环境领域承建的几项典型工程。

     在孕育了近四千年文明历史的“高原明珠”大理洱海流域,中交上航局承担国内首例环湖湖滨带——洱海湖滨带生态恢复,从基底修复、先锋物种到环湖生态恢复、生态保育和调控优化,率先探索和践行“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理念,修复和营造适合生态自然恢复的生境条件,十年磨一剑,成功恢复洱海湖滨带。

     在洱海流域,中交上航局是水环境治理的深度参与者,从最初的湖滨带生态修复到入湖河口整治,再到入湖河道整治,最后形成“污染源系统控制+流域生态建设+湖内生态调控与防退化+流域水环境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综合治理理念,开展了数十项融合“截污控源、清水产流、生态修复及湖泊保育”系统理念的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设计,为“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苍洱自然美景构建健康的生态屏障。

     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水资源量占全国优质淡水资源的9.6%,维持好抚仙湖的I类水体任务艰巨。抚仙湖湖滨缓冲带是国内首例环湖湖滨缓冲带生态建设工程,是最早将湖滨缓冲带成套技术应用于规模化工程的代表性工程,缓冲带总长度约为100.2公里,中交上航院2008年作为总体设计单位,承担了环湖缓冲带设计任务,构建了抚仙湖入湖污染物控制的一道绿色屏障,是海绵城市的农村版或湖泊版。

      流域内若干重要入湖河道清水产流工程的代表性项目有东大河、山冲河,这两条河流第一次全面实施了从上游水土保持到全河道生态修复、分散村落的两污治理、农业面源的控制再到入湖河口湿地的建设等,全面体现了河道清水产流机制的设计要素,成为典型的示范工程,为后续开展抚仙湖流域内其他河道的治理工作提供了全面可借鉴的范本。

     在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兴凯湖流域,中交上航局克服高寒地区生态修复、湖泊保护基础薄弱及东北地区可施工期短等生态治理难题,针对流域内最大污染物入湖河流穆棱河开展系统环境整治的六项工程设计,恢复浅滩湿地、多塘湿地、河滨湿地、人工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减少入兴凯湖的污染物总量,成功形成了一套适应于东北地区且可推广的流域水污染防治系统设计方案。

      在享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众多称号的五大连池流域,中交上航局兼顾环境、生态、景观、文化等多重功能要求,运用“生态管道”而非市政管道构建“湖岸缓冲带+生态截流沟+净化节点”的系统性的环湖截污生态防线,开展了三个年度的总体实施方案编制及各年度全部实施项目的设计工作。在设计方案中,将具有先进代表性的生态护岸和环保疏浚技术进行转化运用,为五大连池实现Ⅲ类水质保护目标提交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中交上航局目前正在为湖南常德市政府提供景观设计、水系综合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等整体解决方案,那么其背后强大的技术支撑是如何形成的呢?记者就此请教周总。

     周总表示,环保疏浚和污染土处理处置是河湖流域综合治理重要技术措施。

     中交上航局一是通过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污染水体底泥环保疏浚与生态重建技术、主持水污染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有毒有害与高氮磷污染底泥环保疏浚与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示范等科研项目,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我国各类河湖底泥环保疏浚与处理处置的成套装备和技术。

     二是将环保疏浚和污染底泥干化一体化处理成套技术进行深入实践,在湖北武汉,中交上航局承担了官桥湖、龙阳湖等代表性的湖泊污染底泥环保清淤及处理处置总承包工程,并将环保清淤的设计理念推广至洱海、五大连池等流域。

      三是与德国、荷兰、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相关机构或科研人员在河湖生态治理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更具国际眼光的环保理念,并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等国内顶尖的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共同研究开发更多适用的先进技术。

      如今,中交上航局已拥有从勘察设计到建设、运营全链条完善的资质及技术体系,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参编了国家环境保护部“湖泊流域入湖河流河道生态修复、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三项技术指南,在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等环保核心技术领域获得各类专利20余项,省部级以上技术奖项10余项。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周海同志很受激励,他从几十年的专业耕耘的切身体验上,谈了学习十九大报告中“建设美丽中国”的心得。

      周总表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国运衰。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深邃的思考直面人民诉求,以全新的理念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回顾我国的绿色发展成效,从城市到乡村,从大漠到水乡,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正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愿望,环境保护也进入了开拓创新、继往开来的“新常态”,也给我国环境治理业务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们仍需要清晰地解读我国可能长期存在的环境问题:一是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急需缓压;水环境富营养化、江河流域性生态失衡等重大环境与生态问题仍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存在;二是布局性污染虽点状收缩但面上整体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任务仍然艰巨,东、中、西部环境治理呈现不同特点,承接产业转移地区的环境压力仍将进一步增大;三是环保资金投入和增长的可持续性面临较大压力;四是环境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很好地提高效率。

      面临“新常态”,环保行业是一片业者云集、竞争激烈的红海?还是前景光明、蓬勃发展的蓝海?

     周总表示,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要有新的思考维度。具体体现在“系统”、“价值”、“技术”、“模式”及“产业”五个维度。

     系统维度就是从单一治理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和建设;价值维度就是从项目简单的消除黑臭、改善水质为目标到项目的整体价值提升,以水环境治理为基础,将治理延伸到城市价值提升、旅游休闲等多重价值的开发;技术维度就是要加强研发,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用技术将污水、污泥转换成新的资源,将污染治理根本上转化为资源和能量的可持续循环;模式维度就是随着PPP模式实践的推进,政府在环境治理领域的资金来源上有了新的模式。有资本、技术、资源整合能力等综合优势的环保企业将获得更多机会。从2014年PPP兴起至今,短短三年多的时间,PPP项目累计投资额已突破14万亿元。受益于PPP模式的发展,环保产业持续走热,环保PPP项目频现投资规模达到百亿级别的“巨无霸”。我们必须迅速适应并持续创新投融资及收益回报模式,抓住市场机遇做优做大做强。产业维度就是环保产业的快速扩张,资本和企业巨头的进入,不是简单可以用利和弊来判断的。

     周总说,“有人担心,资本大举进入后,环保专业品牌企业缺失的结果,是否能让环保产业未来更美好?我们是否做好了环保项目资产以及产业运营、管理、维护的准备?从工程走向商业,我们还需面对很多的挑战,解答更多的难题。”

     中交上航局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秉承“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优化水资源、保障水安全”的流域综合治理理念,完成了百余项涉及水环境治理的规划、设计、施工、科研等项目。现在又成立格源环境分公司,致力打造中交上海航道局“格物致知、正本清源”的环保品牌企业。周海表示,中国疏浚行业正在聚焦市场需求和遵循市场规律来加快转型升级,疏浚协会组建了水环境生态治理与保护专业委员会,搭建了资源、技术、信息、业务交融互动的平台,着力促进疏浚骨干企业发挥技术特长和专业优势,深化创新,提升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能力。中交上航局愿在此进程中,打造核心技术,向水环境生态治理与保护领域转型升级,不断扩大在水污染防治、河湖生态保育、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环保疏浚和污染土资源化利用、城镇水系开发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五大核心板块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共绘青山、绿水、美丽、宜居的中国新画卷。

     (编辑整理:王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