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首页 >> 会员单位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中国主权的南海历史

时间:2012-06-11 点击:

世界历史上的大部分重大问题,首先都是地理问题。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文明,而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变动无常,产生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这两大文明之间的相互吸引、交往、冲突,最终创生出了地中海世界的文明。

南海也是一个“地中海”。南海的西侧与陆地和半岛相接,东侧和南侧则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众多岛屿所限制。在它的北面,以台湾与福建之间的海道最重要,被古代阿拉伯海员称为“中国门户”。在它的西面,则只有一条海道,即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可通往印度洋。古代阿拉伯海员大致上以马六甲海峡作为中国和印度的分界线,海峡以西称“印度海”,以东称“中国海”。今天,美欧等国所绘制的世界地图上,多仍沿袭这一称谓,将南海标称为“南中国海”(south china sea)。

汉代

中国人泛舟南海的历史很古,汉代以前,中国船只至少已航行至马来半岛。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深受印度文化影响,早在公元前数百年前,即有印度移民来此地居住。据西方史学家考证,今天的西方人多称中国为china,源自于古印度梵文sin、chin、sinae和china等称谓,当指的是“秦”,而这个名称则是经马来人传到印度的。秦朝虽然短暂,但其一统天下的强盛气势,足以使其声名远播海外。

记载古代南海的文献,则以中国所载史籍最早,也最为详尽。如《前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粤地条后,云:

“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元都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崕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壁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所至国皆禀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杀人,又苦逢风波溺死,不者数年来还,大珠至围二寸以下。平帝元始中,王莽辅政,欲耀威德,厚遗黄支王,令遣使献生犀牛,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

这段文字虽简要,但仍可略见汉代时船行南海的情形。当时舟船交通联络必定甚繁,由是才有使臣派遣。从文中可知,出航地在今雷州半岛,乘中国船只入海,在远海中再转乘蛮夷船只,携带黄金绸缎而往,去求购琉璃、奇石和异物。据中外史家考证,文中所说皮宗,当指今马来半岛西南沿岸的pulaw pisan岛,中文甘蕉岛。而黄支国,当为kanci音译,即《大唐西域记》中的建制补罗(kancipura),是公元前南印度一文化颇盛的古国。由此也可知,早在汉代,南海诸国便常遣使节来中国纳贡,而中国也已有使节远至南印度。中国使臣去时,在途十二个月,归时在途十个月。另,文中“亦利交易剽杀人”一语,说明南海自古便是不靖之海,盗匪猖獗,经常劫掠行旅,令人畏惮。

唐代

到了唐代,随着阿拉伯世界的崛起,中国、印度及阿拉伯地区之间的海上贸易活动增多,南海海道变得更加繁忙,周边地区亦生机勃勃。公元785-805年间贾耽所著《四夷路程》(《新唐书》卷四十三下),详述了自广州航海至波斯湾的路程。其中,至马六甲海峡的路程如下:

“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乃帆风西行二日,至九州石。又南二日至象石。又西南三日行,至占不牢山,山在环王国东二百里中。又南二日行,至陵山。又一日行,至古笪国。又半日行,至奔陀浪洲。又两日行,到军突弄山。又五日行,至海峡,番人谓之质,南北百里。北岸则罗越国,南岸则佛逝国。”据中外史地专家考证,这段文字里所说的九州石,在海南岛的东北角,而“象石”,当属今西沙群岛。“占不牢山”、“陵山”、“奔陀浪洲”、“军突弄山”的确切位置尚无定论。“质”应为今新加坡和马六甲海峡,当属无疑。

宋代

到了宋代,中国开始用长沙和石塘等名,明确地指称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的版图,列入广南西路琼州的管辖范围。长沙又作千里长沙、万里长沙、万里长堤,多指今天的西沙群岛。石塘又作石堂、千里石塘、万里石塘,多指今南沙群岛。宋太祖在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平定南汉刘伥后,便建立了巡海水师,其巡管范围即包括西沙群岛。

元代

到了元代,中国与南海诸国、印度、波斯及阿拉伯世界的海上交通更为频繁。元世祖时,中国设置了泉州、上海、澉浦、温州、广东、杭州和庆元等七所市泊司,以管理海外贸易,并先后对安南、缅甸、占城、爪哇等国用兵。各国纷纷送上降表,称臣纳贡,使节往来不绝于道。

元世祖时规模最大的一次用兵,是远征爪哇。据冯承钧《中国南洋交通史》,此次用兵过程大略如下: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爪哇国内乱,葛达那加剌国王被部将扎牙迦端所杀,扎牙迦端篡权。应爪哇国驸马罗登必者耶(raden vijaya)所请,元世祖遣使臣孟琪前去调停,未果,于是决定发兵。世祖命史弼总领军事,亦黑迷失总领海道事,集合福建、江西、湖广三省兵力,共两万人,船只千艘,给粮一年。是年十一月,三省兵力在泉州会合,十二月启程,发兵南海。时值冬季,风急涛涌,船只颠簸剧烈,士卒皆数日不能进食。过七洲洋、万里石塘(西沙群岛),至占城,谕降诸小国。第二年(1293年)正月,至东董、西董山,过牛崎屿,入混沌大洋。过橄榄屿、假里马答、勾阑等山,抵至爪哇。兵卒下船驻扎,伐木造小舟进入。当时,扎牙迦端正在追杀爪哇国驸马罗登必者耶,罗登必者耶率军退入内地,遣使求救,并送来该国山川地图。史弼率军水陆并进,三月一日水陆军在八节涧涧会合。同月七日,扎牙迦端分兵三路攻罗登必者耶。八日黎明,东南路元军与敌接战,杀敌数百,击溃敌军。正午,西南路元军与敌接战,又败之。十九日,官军与驸马罗登必者耶会合,与敌兵十余万交战,杀敌数万,俘获扎牙迦端妻子官属百余人,获金宝香布值五十余万。二十四日,大军登舟,行六十八日,夜达泉州。元军撤离回国后,罗登必者耶建立了一个新王朝,一直维持到十五世纪末年。这次军事行动,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有的一次海外征战,充分反映出当时中国对南海的实际控制权。

明清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宣示主权,清剿海盗,促进了南海地区的通商和各民族间的往来,也使中国对南海的控制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随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西方殖民者接连进入,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纷纷丧失了独立,沦为西方殖民者的势力范围。而在明清两代,中国仍一直保持着独立,将南海诸岛明确列入中国版图,置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辖下,行使着有效管辖。西方列强对此也予以承认。

民国

民国建立后,中国政府承继了传统疆域观念,一直努力维护南海的主权。1933年,法国殖民者曾非法侵占南沙“九小岛”,中国政府进行了严正交涉。而据1933年9月法国出版的《殖民地世界》杂志(le monde colonial illustre)所载,1930年法国炮舰“马立休士号”测量南沙群岛的南威岛时,岛上即有中国居民三人。1933年4月,法国人强占南沙九岛时,见各岛居民全是中国人,南子礁上有7人,中业岛上有5人,南威岛上有4人,南钥岛上有中国人留下的茅屋,水井、神座等,太平岛上有一中国字牌,指示储粮处所。

1934年,国民政府内政部召集各部委召开联席会议,组成“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审定了南海各岛礁中英岛名,并公布“关于我国南海诸岛各岛屿中英地名对照表”,正式将南海诸岛分为四个部分:东沙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亦称珊瑚群岛,今南沙群岛)。表中列出了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滩洲地名。1935年4月,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出版《中国南海各岛屿图》,图中较为详细地绘出了南海诸岛,并将南海最南端标绘出曾母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占了南海诸岛,纳入由日本占领的台湾所管辖的范围。1945年日本投降后,根据1943年《开罗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的精神,中国政府于1946年9月2日发布关于收复西沙南沙群岛的训令,派出以海军为主的接收人员,顺利接收了西沙和南沙群岛,并分别竖立“太平岛”、“南沙群岛太平岛”、“南威岛”、“西月岛”等石碑,重申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1947年4月14日,国民政府内政部召集各有关部门就《西南沙范围及主权之确定与公布案》予以讨论,会议决定:“南海领土范围最南应至曾母滩,此项范围抗战前我国政府机关学校及书局出版物,均以此为准。”

同年12月1日,中国政府内政部重新审定东、西、中、南四沙群岛及其所属各岛礁沙滩名称,正式公布了南海诸岛新旧地名对照表,其中东沙群岛3个、西沙群岛33个、中沙群岛29个、南沙群岛102个,合计167个岛礁沙滩洲。此外,在图中西起北仑河口,南至曾母暗沙,东至台湾东北共标绘11段线,构成了呈“u”形的断续线。

新中国建国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继续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管辖,延续着业已形成的中国南海疆域。1953年,我国决定删减位于北部湾的两条断续线,最终形成目前用9段线标绘的南海断续线。

南海周边地区各国,多是在战后才摆脱了殖民统治。战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主权争议问题。在1970年代以前,各国都没有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1956年6月15日,越南外交部副部长雍文谦见我国驻越领事馆临时代办李志民时表示:根据越南方面的资料,从历史上看,西沙、南沙群岛应当属于中国领土。当时在座的越外交部亚洲司代司长黎禄说:从历史上看,西、南沙群岛早在宋朝时就已属中国了。1958年9月4日,我国政府发表领海宽度为12海里的声明,适用于中国一切领土,包括南海诸岛。越南《人民日报》于9月6日详细报道了这一声明。9月14日,越南总理范文同于向周恩来总理表示承认和赞同这一声明。1974年越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学校地理教科书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课中写道:从南沙、西沙各岛到海南岛、台湾岛……,构成了保卫中国大陆的一座长城。

在1970年以前,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也没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华盛顿条约》,都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未包括南沙群岛。1953年菲律宾宪法、1951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等,也对此作了进一步确认。马来西亚也只是到了1978年12月,才在其公布的大陆架上,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标在马来西亚境内。

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得到了多数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的承认。1955年10月27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第一届国际民航组织太平洋地区飞行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16个国家和地区,当时南越和中国台湾当局也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由菲律宾首席代表担任主席,法国首席代表为大会第一副主席。会议认为南海诸岛中的东沙、西沙、南沙群岛位于太平洋要冲,这些地区的气象报告对国际民航关系很大。所以,与会代表通过第24号决议,要求中国台湾当局在南沙群岛加强气象观测(每日四次)。当时,通过这项决议时,包括菲律宾和南越代表在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代表对此提出异议或保留意见。

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也都将南海诸岛标注为中国领土,如1954、1961和1970年联邦德国出版的《世界大地图集》;1954至1967年苏联出版的《世界地图集》;1957年罗马尼亚出版的《世界地理图集》;1957年英国出版的《牛津澳大利亚地图集》、《菲利普地图集》和1958年出版《大英百科全书地图集》;1960年越南人民军总参地图处编绘的《世界地图》;1968年民主德国出版的《哈克世界大地图集》;1968年英国出版的《每日电讯世界地图集》;1968、1969年版,法国出版的《拉罗斯地图集》;1968年法国国家地理研究所出版的《世界普通地图》; 1972年越南总理府测量和绘图局印制的《世界地图集》;1973年日本平凡社出版的《中国地图集》。

古人云:得一郡,有开疆拓土之勋;失一郡,则有断臂亡肩之患。自1970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近年来,这种情况呈愈演愈烈之势。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也是危险的。